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立德树人 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佐文教授

微信截图_20181017135706


7月的炎炎夏日,当走入中国传媒大学时,往日喧闹的校园因暑期的到来而变得静谧闲适,四周此起彼伏的蝉鸣声似乎在诉说着历经沧桑变化的传媒故事。尽管已是暑期,《中国对外贸易》记者还是有幸见到了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佐文教授。作为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和最早研究话语计算的学者之一,李佐文教授已完成多项国家社科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办公室见到李佐文院长时,他正在撰写最新专著《计算话语学》。


从60年前的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到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60年间这里有着怎样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变迁,有着哪些津津乐道的外院故事?待我们坐定后,李佐文院长向我们娓娓道来。

 

60年外院的“变”与“不变”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这里人才辈出、朝气蓬勃。众所周知,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1958年开设波斯语和西班牙语专业,是当时国内最早开设非通用语种的院校之一。为了培养‘传媒+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外语系一度改名为国际传播学院。2008年学院正式更名为外国语学院。”李佐文院长向记者介绍了外院这些年的变化。


据了解,外国语学院现设英语系、亚非语系、欧洲语系和大学外语部4个系部。其中大学外语部承担全校博士、硕士和非专业本科生的外语教学;欧洲语系包括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荷兰语等语种;亚非语系开设有日语、朝鲜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斯瓦希里语、马来语、印地语等语种;英语类专业教学形成了语言学+文学+文化+传媒特色的“四大类”课程体系,实现了基础技能课程的打通和学院平台课程的共享。目前本科有22个语种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还有翻译硕士(MTI)即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新闻翻译方向和影视剧翻译方向。博士主要是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下招收计算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国际生。


“我校现在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近年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硕博士生,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地。”李佐文院长告诉记者,已入学的国际学生表示来到这里进步很快,收获很大,并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和现实国情。


“从系扩建为院,从培养本科生到研究生、国际生,外院从规模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外院有着怎样的变化,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没有变,那就是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鲜明的传媒特色,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较强跨文化能力的外语人才。”李佐文院长引以为傲地告诉记者,“学院培养的学生精语言、通传媒、强能力,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外事、外交、外宣、经贸等领域,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和国际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建设不仅需要传承,还应与时俱进


据李佐文院长介绍,外国语学院有三个比较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影视剧翻译为其中之一。这一学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国内最早专门培养影视剧翻译人才的专业。


“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与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举办‘影视互译,文化共享’为主题的国际研修班,吸引来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媒体人、翻译家、电影人到我们学校进行研修。”为了搭建学界业界平台,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广联影视剧译制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开展影视剧译制相关学术活动。师生翻译的影片如《2012》《变形金刚》系列等,电视剧如《新家》《渴望蓝天》《唐山大地震》等,很多都获得了重要奖项。“除了翻译实践,学院还在影视剧翻译方面产出大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以及科研项目。”李佐文院长说,影视剧作品这一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现状,加强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学院第二个有特色的学科就是非通用语专业。“我们学院的非通用语专业历史悠久,曾经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语种,其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内独家。全国八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传媒大学位列其一。我院非通用语教育硕果累累,名师济济。”


李佐文院长特别和记者提到了“感动中国”候选人之一—车洪才老师。车洪才老师30多年如一日,编撰了250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这项国家任务始于1975年的全国辞书会议,1978年,受命的商务印书馆将它委托给了车洪才,直到2012年车洪才将他和张敏共同编纂的200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交付商务印书馆的时候,由于历史变迁,那里的工作人员经查阅史料才知道国家曾经有这样一项工作。李佐文院长充满深情地说:“老一辈不计名利、铭记文化传承和历史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学院第三个特色学科就是语言学研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可计算特征的研究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能够在这些基础核心问题上有所突破,人工智能就真的像人一样能够理解和生成话语了。这就首先需要真正懂语言学、懂脑神经认知的人才。


“计算话语学并不是做算法,而是做话语计算的模型,计算机处理话语非常复杂,涉及到语义、语境、符号计算等问题。这种计算机处理话语原来是不可能的,现在成为可能,这得益于计算机能力的提升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实现。中国传媒大学很早就招收计算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我们把真正的话语通过认知的模型总结成计算的模型,对于人工智能的真正智能化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李佐文院长说。

 

人才培养不仅要打好基本功,更要注重提高综合素养


“我们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用另一种方式认识世界的过程。例如‘海参’,中文叫海参,是从营养角度去认识它;英语叫‘Sea Cucumber’即海黄瓜,是从形状的角度去认识。虽然这是同一个事物,但认识的角度不同。语言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同时兼有认知性和人文性。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有语言能力,又要有人文素养,了解对象国的国情文化,才能听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表达才能符合对方的习惯。学外语的人将来很多会从事国际传播工作,这不仅需要他们把国外文化译进来,还要把中国文化译出去,其间的文化差异,需要策略性消除。”


李佐文院长表示,“我们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不能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宣传,这样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语言的认知性告诉我们要用外国人能接受的方式去讲‘中国故事’。这也需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同时,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与20余所海外高校“3+1”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探索开发联合培养和学生出国的项目。“3+1”的培养模式,即3年在国内、1年在国外。同时还招收国际学生,学院每年有10-20名国际硕(博)士生。每个语种专业都有固定的一两个合作院校,并与海外学校学分互认。“我们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老师更是如此。师资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


此外,外院还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习近平主席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提出,“要力行,知行合一”。这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把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在实践当中找出问题加强学习,在实践当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李佐文院长表示:“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和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影集团、商务部等都签订了双向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目前正在和五洲传播中心洽谈实习基地的事宜。正是因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就业率在97%以上,研究生达到100%。从学院走出去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崭露头角。”

 

院长寄语


首先,要有中国情怀。大学的培养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学外语的青年,在新时代下,应该秉持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才能。


其二,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通古博今,学贯中西。


其三,要有国际规则意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青年人光有国际视野还不够,还需要通晓国际规则、国际惯例。


其四,要有健康的身心。身心健康,方可成就自我、有益社会、报效国家。


原创: 本刊记者 郭艳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创建时间:2018年10月17日

热门话题

合作企业(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