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从小到大 进博会的门道在这里

微信图片_20191108093639

 

图说:进博会让全球企业心心念念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36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汇聚全球好物;50万专业采购商和观众注册报名,4000多名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和国际组织代表与会……这两天,“四叶草”里响起大合唱,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大规模、高规格、深交流,“一展难求”的进博会让全球企业心心念念,“到中国去”的理念深入人心。

 

是什么让进博会魅力无穷?看什么才能不虚此行?透过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最快的30吨级巡逻船,进博会的门道在哪里?昨天,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带着记者一起逛展,边逛边看。

 

展现大格局

 

“先去逛哪里?”不约而同,张敏和记者都有此问。在他看来,企业商业展的七大展区对应进博会的三大任务,都有看点、都有逛头。

 

“作为世界贸易的盛会,进博会要更好地促进贸易平衡,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转化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就是进博会的三大任务。”张敏表示,一个国家用进博会这种方式,宣布实施扩大进口的战略,告诉全世界要“专门买国外的东西”,是致力于平衡贸易,解决国际上逆差问题的创举,33万平方米的企业商业展里人头攒动,就说明了中国的诚意。而把全球好物带到家门口,也意味着把危机送到中国制造业的眼前,把美好生活送到老百姓的面前。“开放永远是好事,手机和家电产业放开了,反而在全球范围内立住了,各行各业都需要如此。”

 

因此,张敏说,进博会的展区设置和展品引入,都背负着任务,也体现着格局。“装备展区里的‘大家伙’,背后看的是硬实力,引入技术和设备,能打破技术鸿沟,为中国制造业输入动力。而服贸展区的软实力,为企业转型发展带来全球智慧。品质生活、科技生活、汽车以及医疗展区,则担负着满足消费需求的任务。”

 

“中国经济要从外向型转为开放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博会的助力。而进博会本身也要实现高质量。”一个高质量展会的前提是什么?展现大格局。云集有价值的要素,聚焦有意义的话题,展出全球好物,谈出真知灼见。

 

看中小细节

 

特装展位是衡量一个展会品牌质量和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从74平方米提升到近90平方米,特装比例达到93%,较首届提高了3%。“普通展会的特装比例只有30、40%,品质高的展品可以达到70%,但超过90%的极少。”张敏说,特别是进博会的服贸展区,服务贸易看不见摸不着,去年一些参展企业就用展板来展示,今年则大动脑筋了。

 

例如德勤展台里的“魔墙”利用动画投影技术和图形技术,是一款创新的可触控的数据可视化智能产品,可应用于智慧城市和企业分析领域。参观者能在整面“魔墙”上看到不少案例,对德勤服务了解得更加直观。而在品质生活展区,各大参展商的展会更是搭建地美轮美奂,“冰山”螺旋式上升的阶梯、巨大的环形LED屏、宛如精品店的布局,都体现了参展商对进博会的重视。

 

在张敏看来,第二届进博会对采购商的服务也在提升。昨天,进博会单日客流突破22万人次,上午10点30分到下午2点,张敏和记者在各个馆内参观,除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人挤人,其他展区的体验感还不错。打车而来的张敏从东登陆厅安检入内,用时不过几分钟。“第二届进博会的采购商增加了10万人,达到50万人,馆内人数一定会更多了,只有服务好采购商,让他们的体验感更好,才能达成更多的交易。因此对大客流的引导疏散,洽谈对接地点的提供,餐饮服务等都很重要。”

 

今年6月,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是发布《2018上海会展业白皮书》,2018年上海共举办各类展会1032个,居全球主要会展城市之首,进博会对上海会展相关行业的溢出效应,达1400亿元。昨天,张敏还在逛展时遇到了他的同行,哈尔滨一所高校的教授也在现场,“学习学习上海办展的经验,我们也要发展会展业”。“进博会还有提升的空间,上海会展业也有提升的空间,尽管我们的办展数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质量的提升永远没有止境。”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创建时间:2019年11月8日

热门话题

合作企业(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