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后疫情时代中国留学日趋多元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

   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编著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于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明显影响留学实际需求,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出国留学有所延迟。在疫情发生后,英国成为最受青睐的目的地国。随着我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或遇拐点,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目的地多元化时代即将到来。自费留学仍然是我国出国留学的最主要群体,留学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此外,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持续增加,拥有国际视野成为海归群体核心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明显影响出国留学的实际需求

 

  ​​​​​​​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0.35万人,同比增长6%,较2017年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增速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留学发展多样化的态势:一是中外办学发展的日趋成熟,满足了学生不出国门便可享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二是国内本土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主要留学目的地国的留学、就业和移民等相关政策不断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意愿出国留学人员的留学积极性。

 

  ​​​​​​​ 根据IIE“Project Atlas”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仍然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中国留学生人数分别占上述国家留学生总数的41.38%、36.58%、33.74%、32.70%、21.99%、13.09%;而在欧洲一些留学小众国家,如芬兰、瑞典等,中国留学生占该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并未超过10%。与2018年相比,中国留学生人数2019年在各主要留学国家留学生中的占比变化不大。

 

  ​​​​​​​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虽然给我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国学生对于国际化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出国留学仍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只是会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间有所延迟。

 

  ​​​​​​​ 与此同时,多方数据表明,新冠疫情对于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2020年5月,由QS发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96%的受访中国留学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中断其留学计划。金吉利在调研了全国250个留学意愿家庭后,推测疫情之后还可能迎来出国留学的“堰塞湖效应”,即出国留学人数急剧攀升的现象。

 

  ​​​​​​​ 2020年6月,教育部等8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重申,出国留学仍将是我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渠道,要克服疫情影响,拓展出国留学空间。

 

  ​​​​​​​ 出国留学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 美国仍然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一大目的地国。报告分析指出,虽然近15年来赴美留学人员总数持续增加,但其增长率自2009—2010学年以来持续下降的态势并没有明显改变,从2009—2010年的29.9%下跌至2019—2020学年的0.8%,结合当前疫情的发展以及中美关系等问题,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的增长情况将可能在2020—2021学年遭遇拐点,“拜登政府”是否能够恢复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信心,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根据IIE《2020年门户开放报告》,2019—2020学年,中国在美留学人员为372,532人,占在美国高校国际学生总数的34.6%,其中有36.8%的学生就读硕士及以上学历,有39.8%的学生就读本科学历,有4.3%的学生就读非学历教育,有19.2%的学生申请OPT。

 

  ​​​​​​​ 由于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留学政策限制,我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专业方向可能会有所调整。在此情况下,相较于自然科学类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更容易获得赴美留学的签证。事实上,国际学生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快速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在经济危机后快速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 全球化智库(CCG)2020年9月针对中国国际学校家长的调查显示,目的地国疫情发生前,大多数国际学校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作为留学目的地国。而在疫情发生后,英国荣升最受青睐的目的地国,其次是加拿大,国际学生对于美国的好感度大大降低。而原本不在考虑之列的新加坡则排在第四位。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新西兰等地得分均有提高,呈现出留学去向多元化的特点。

 

  ​​​​​​​ 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更多机会出国深造

 

  ​​​​​​​ 在国际教育资源进一步开放、留学主要目的地国相对宽松友好的留学政策、就业及移民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留学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留学选择,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

 

  ​​​​​​​ 自费留学仍然是我国出国留学的最主要群体。2018年自费留学人数总量高达59.63万人,同期国家公派及单位公派留学人数达6.58万人,自费留学占比为90.06%,同比小幅增长1.09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中产阶层不断增加,自费留学占比仍有可能继续升高。

 

  ​​​​​​​ 大学本科毕业生留学费用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父母及亲友的资助。根据麦可思《2013—2018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父母与亲友的资助依然是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留学费用来源,且该来源的占比从2013届到2018届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依靠国外大学或国外机构资助留学的学生占比则在逐年下降,从2013届的7.0%下降至2018届的2.4%,海外实体或项目资助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此外,受到海外留学与勤工助学、实习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依靠合法打工补贴学费的情况也在减少。

 

  ​​​​​​​ 留学目的国的教育水平始终是留学家庭在选择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据新东方发布的2020版《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自2014年以来,教育水平是留学家庭在选择留学国家时考虑的首要因素,2020年,选择这一因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65%;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因素为安全问题及未来就业认可程度。

 

  ​​​​​​​ 此外,根据《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2019年,受访海归在选择回国发展城市时考虑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为:“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和“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选择比例分别占到55%、43%和38%。值得注意的是,“家乡”对于受访海归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选择占比从2018年的9%提升至2019年的30%,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各级城市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可供海归选择的城市增多,加之对家乡具有更深厚的情感基础,更多受访海归表示愿意回家发展。

 

  ​​​​​​​ 中外合作办学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 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出国留学短期内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与此同时,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学习的“在地留学”正在成为新的替代选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外合作办学的实体机构以及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院校,正在成为本应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的重要载体。

 

  ​​​​​​​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将适当放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限制,继续采取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人才等一系列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的意见措施。中外合作办学可能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 近些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和项目的高校已达600多所,数量达到2238个,覆盖全国除宁夏、西藏以外的29个内地省市。高校合作办学对象涉及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所外方高校。

 

  ​​​​​​​ 国务院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包括:“支持境外一流高校到海南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在条件成熟前提下,试点境外高水平企业在海南独资办学”以及“支持海南设立独立法人的医学健康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条例,来全力以赴支持海南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教育岛。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德国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于2020年8月签署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独立办学项目,允许该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蓬勃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江苏是我国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最多的省份,其次是上海,浙江位居第三,紧随其后的是辽宁、山东和北京。随着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高考生源逐年减少、中外合作办学数量日益增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

  

  ​​​​​​​ 延伸阅读:CCG: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

 

  ​​​​​​​ 出国留学仍然是我国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渠道,未来留学目的地国可以有更多选择。可以同时申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所海外高校,并在申请海外高校的同时申请参与国内实习,积攒相关领域经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欧美国家高校国内人员申请率升高而产生的竞争风险。此外,赴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情况向好,而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未来留学与发展相结合的另一趋势。

 

  ​​​​​​​ 从服务贸易和全球人才培养角度诠释中国留学发展,加强中美各层面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萨洛维表示,美国高校将本着开放和学术自由的精神,坚决支持包括来自中国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美交流学习。

 

  ​​​​​​​ 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在创新试验区吸引更多世界著名高校建立分校。报告指出,此举不仅能够减少疫情及主要留学生目的地国收紧的留学生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报告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时要严格把关,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

 

  ​​​​​​​ 积极应对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留学生的影响,着力解决海外留学生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国家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了解海外留学生的情况,依据无法在国外按时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及留学生家长的情况及意愿,对症下药,为其求学路保驾护航。对于愿意回国继续学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阶段的留学生,国家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欲继续留在国外,但因疫情无法进行线下或线上学习的留学生,报告建议国家给予其便利,倡议国内在服务好本校学生的情况下,仍有余力的高校帮助对应学科专业的留学生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国家也可考虑打通学分互认机制、建立高校间的资格互认机制、对接国际教育的体制机制。

 

  ​​​​​​​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海归群体和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更加完善友好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的渠道和机制,提供并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激励与保障措施。基于疫情背景下人才回流的复杂性,应进一步发展国家及区域留学人才服务中心的统筹作用,实现高端人才与优势产业的精准匹配。注重发挥高校、智库、企业人才研究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的联动作用。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创建时间:2021年4月21日

热门话题

合作企业(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