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全球车企“缺芯”加重

随着各个领域对芯片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全球“缺芯”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从手机行业蔓延到汽车、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行业,而目前“缺芯”问题最严重的莫过于汽车行业了。

 

全球汽车厂商纷纷减产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在美国本土两家生产F-150的工厂将减产。F-150车型销售是福特主要利润来源。福特高管预计,今年前两个季度将因为产量减少将损失10—25亿美元税前利润。

 

福特首席财务官约翰·劳勒表示,福特一直尝试调用其他生产线需要的芯片,确保高利润生产线运转,但F-150车型所用一些芯片很特殊,难以替代。

 

日本媒体报道称,本田2月上旬位于日本国内的一家主力工厂停工5天,马自达在全球的多家工厂也减产。此外,丰田、日产和斯巴鲁也都出现了减产的情况。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家日本车企受芯片短缺影响减少了汽车产量。

 

就在2月初,通用汽车也突然调低了位于北美洲地区的3家工厂的生产计划,而且将处于韩国的一家工厂产能直接减半。

 

汽车行业近些年对芯片需求越来越大,从发动机控制单元到中控系统都需用到。整个行业“从油到电”的转变也在加剧对芯片的需求。去年初,多家车企因疫情降低产量,但市场需求反弹超过预期,车企和电子用品生产商只能争抢有限的芯片资源。

 

多家芯片生产商面临订单积压问题,一些订单将推迟40周甚至更久交付。汽车芯片大型供应商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2020年11月宣布涨价;全球著名芯片生产商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今年1月表示,正和客户商讨解决汽车芯片严重短缺问题。

 

英国埃信华迈公司发布数据预测,一季度全球汽车因芯片短缺将减产67.2万辆。这一问题将持续至今年秋天。

 

大众汽车公司于2020年12月也宣布,202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欧洲、北美的工厂将减产。大众发言人2月4日表示,预计二季度初将补上之前的产量缺口。按照他的说法,大众目前从汽车部件供应商订购芯片,现在正考虑和芯片生产商建立直接联系,以获得充足供应。

 

与此同时,大众也在给德国政府和欧洲联盟施压,以促进欧洲本土芯片产业发展,减少对亚洲芯片生产商的依赖。

 

汽车芯片产能相对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大部分学生和工人都采用远程办公和远程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对手机、平板和游戏机等一系列娱乐类和办公类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半导体厂商纷纷转去生产这部分芯片,进而导致汽车芯片产能下降。

 

对于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主要还是芯片供给不足,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冲击影响,去年底尤其是欧洲芯片制造商又受到疫情的二次冲击,停产相对比较多,带来芯片的供给不足。另外疫情导致芯片需求大幅增长,贸易摩擦之下,又有很多企业大量囤货,导致整个汽车行业增产能力相对不足,连锁反应之下,出现了这些问题。

 

长期的经验带动之下,车载芯片供应商已与汽车生产商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供求平衡关系,但疫情的突袭却打破了这种平衡。一方面芯片制造商被迫停产,汽车供应链的中断也导致汽车产能大幅降低。但因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意外畅销,于是芯片制造商选择转投电子消费品芯片市场,汽车市场回暖之时,便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缺芯的局面。

 

崔东树也提到,车载芯片与电子消费品的芯片,在工艺和原材料方面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谁抢夺得猛一些。汽车行业的反应周期相对慢一些,不如电子消费品一样消费那么快。

 

积极谋求供应链自主可控

 

据了解,全球产能最大的企业台积电最近开始调整产能应对缺“芯”问题,但半导体行业有着本身的特殊性,芯片代工本来就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并不能增加产量。

 

而且芯片对于良品率的要求非常高,新建生产线加上调试的时间至少超过一年,因此脱离中国的生产线之后,全球的产能很难短时间得以恢复和扩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8万辆和250.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9%和11.6%。生产环比降幅较大,反映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开始影响企业生产节奏。

 

汽车芯片短缺已经引起中国行业主管部门重视。2月9日,工信部相关部门表示,汽车芯片供应企业应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产能调配力度,提升流通环节效率,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努力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为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日,工信部与主要汽车芯片供应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与会各方交流了近期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最新情况,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汽车芯片供应企业代表均表示,已针对当前市场情况,积极采取设立专项工作组、加强与整车零部件企业沟通交流、启动备用产能、加快物流运输等手段,增强市场供给能力。

 

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过度依赖进口。其中,电动汽车中价值仅次于动力电池的IGBT,98%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且价格是国外的1.2倍至1.8倍。

 

“这次芯片短缺问题也让不少车企意识到,在供应环节不能过度依赖海外,也应该在国内寻找合适的芯片供应商,这对我们自主芯片研发厂商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

 

“中国对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车载芯片的需求,无疑是战略性的。”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一方面国家要给相关企业提供切实有力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中国车载芯片企业也不要局限于为本土车企供货,而应积极拓展并努力打入外资车企的供应体系,与国际顶级车企展开合作,将有助于加快提升中国车载芯片企业实力。

 

赵福全认为,尽管中国芯片企业距离大规模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动态地看,中国芯片企业参与度正在提升,其芯片业务的比例与整车业务拉平甚至反超,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创建时间:2021年4月13日

热门话题

合作企业(排名不分先后)